過去一年發生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,很多事情都當成是我們業者討論的笑話就算了,例如大肆宣傳的出口被人家退櫃連關都清不進去,搞這些鳥事的人還升官。
結果現在瞎搞變成振振有詞,真的令人看不下去。
前幾天中央社有一個雜糧的新聞,裡面有這一段:
陳吉仲表示,由於進口價格比國產低,為鼓勵製造端多使用國產雜糧,農委會在邊境實施相關設施,以紅豆為例,提高關稅配額之外的高關稅,又讓配額的權利金大幅提高,從每公斤6元變成12元,所以現在進口紅豆的價格遠高過產地價格,因此能告訴食品業,多採用國產紅豆,因為消費者會更喜歡買。
去年底的紅豆配額一公斤變成12元是不是事實,是,哪為什麼好端端的會突然漲成12元呢?
這裡有台銀的檔案
https://www.bot.com.tw/Trade/Trade_wto_result/rt020/Documents/rt0201紅豆.pdf
紅豆進口配額一家公司最多只能標500噸總共2500公噸,到底是那些公司得標呢?
50861003 農委會控制的台農投
70352415 永富寶
74258709 麻豆農會
08973033 鑫豐行
85112596 農禾農產
05022138 元貞有限公司
麻豆農會沒事怎麼會來做紅豆進口?
農禾公司是農委會輔導屏東6家農會要來守護洋蔥的公司,怎麼會變成也來進口紅豆?
看到這裡懂了吧?2500噸的紅豆進口配額被本來不是做紅豆的三家公司、農會標走。
今年最大的紅豆進口商是農委會控制或輔導等相關的公司耶,所以進口配額大幅提高,不是本來的廠商競標所造成,而是這些與農委會相關的公司、農會進場所造成的,搞來搞去,這些跟農委會相關的公司、農會變成最大的紅豆進口商耶,棒棒。
至於糧食自給率要提升到40%,更是個笑話,這些人說謊愚民都不會有任何感覺。
台灣一年進口250-280萬噸黃豆,平均算你265萬噸好了,如果糧食自給率要提高1%,光靠黃豆至少要取代掉2%,也就是提高1%,台灣自己大概要種植5.3萬噸的黃豆,黃豆在台灣平均產量是1.6噸(還有人爛到100公頃65噸)也就是要提升1%,至少要有3.3萬公頃的面積種植黃豆,提升7%到40%,至少要種23萬公頃的黃豆,有可能有這種面積嗎?更何況如果真的有這種面積,這37萬噸的黃豆誰會買?會有人用這一公斤七十多元的本產黃豆當飼料嗎?
國民黨就是廢又無能,現在的農委會完全不在意啊,反正各種瞎搞也無所謂,反正國民黨跟其他的黨派也無能監督。